您的当前位置:智慧体育首页 > 健身知识
运动观念纠正——8个跑步误区

  在运动的领域里,误曾出不穷。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大,各种状况无奇不有。如果没有正确传达,以讹传讹的结果,只会导致各种误区出现,进而影响想运动或刚踏入这领域的人。

  8个跑步相关误区,就有几点是新手比较常见的,甚至已变成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1、跑步前一定要伸展

  过去,我们在跑步前几乎都会以“静态伸展”来暖机。

  暖身是要促进心跳、血流量、摄氧量、提升核心与肌肉温度,但是一般的静态伸展,比较不能达到这些目的。所以,现在多会采“动态热身”作为暖身方式。

  而且,根据“肌力与体能期刊”在2010年9月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长跑选手如果在练习前先进行静态伸展,整体的运动表现会比不做静态伸展的人,来得差一些。

  由此可推测,想追求更好的长跑成绩及续航力,利用动态热身来活动关节、热开肢体,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或是直接用慢跑来唤醒肌肉,说不定能让你表现更佳!

  2、跑者不需要做重量训练

  有少部分跑者会认为,做重量训练好像会让身体变沉重,让身体变得不灵活,深怕拖垮跑步成绩。但事实是,已经有许多研究证明重量训练对跑步有很大的帮助。

  像是帮助你跑得更快更有效率、增加骨质密度、让全身肌群均衡发展、提高基础代谢率、降低受伤机率、加强身体素质、突破成绩、在比赛中有效分配体力等,好处多多!

  至于训练的时间分配,会建议在一周的训练里,增加一至两次的重量训练,尽量与跑步分开(一天跑步一天重训);并且以全身性均衡发展为原则,做低重量、高反覆次数的多关节动作,加强各部位肌群

  3、赤脚跑步能减少运动伤害

  想像我们的老祖先,在追赶猎物时只能以赤脚前进,人们是天生能跑的动物,当我们赤脚站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的双脚及肌肉,早已经知道该怎麽开启下一步。反观现代人被鞋子保护得好,逐渐忘记本能,反而让我们双脚功能退化。

  关于支持赤脚跑步的人所持的观点,也有研究表示赞同。2010年哈佛大学某篇研究也表示,赤脚跑步能减少关节及骨骼的伤害。这也难怪赤脚跑步风行好一阵子了!

  不过,有趣的是, 在找该研究的原文时,发现这些研究者在网站里说道:

  目前我们并没有任何关于该如何跑步才是最好的证据,也不能完全肯定穿鞋子就会受伤,或是赤脚跑步是否会有其他伤害。也就是说,连研究者都还没有一致、绝对的答案,赤脚跑步明显只是一种跑步趋势。

  则认为,我们周遭的环境(柏油路、PU跑道等)确实不适合赤脚跑步,如果真的要真实感受这片土地,草地或沙滩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前提还是要确认环境没有玻璃碎片或小石子)。

  4、跑更多,跑更好

  按照过往的训练经验,有些教练会认为练愈多愈久,运动表现就会越好。可是现在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知道,练得多不如练得“好”!

  这里的好,正是指训练的“质”要大于训练的“量”。这对不是专业运动员,生活被许多事物支配、又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5、跑步伤膝盖:参考文章:跑步真的伤膝盖吗?

  跑步伤膝盖是最常见的误区。也许少数人真的因为跑步伤及膝盖,但详细的情形及受伤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比如说:肌力不足、穿着不适当、过度训练等。如果这样就断言跑步伤膝盖,有些不客观。

  事实上,跑步(甚至是从事其他运动)的过程中,本来就会不等程度地为身体带来刺激、抑或是磨损关节。可是其耗损的程度,并没有想像中可怕。除非你走在极端上,那就又令当别论了!

  相反地,如果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跑步,其实是可以带来极多好处。像是能延缓关节软骨退化、改善膝关节强度、强化心肺功能、提升身体机能等。好处多多,就看你怎么想!

  6、 改变跑步姿势能提高你的跑步效率

  根据“肌力与体能期刊”在2014年4月的一篇研究表示,不论你用什麽姿势跑步,其效率并不会有太大差异!

  当然,可能大部分成绩好的选手,他们跑步的姿势与效率会很类似,但有监于个体差异性大,并不是刻意模仿或是改变,就能让不适合你的东西成为你的一部分。

  说到底,与其去效法不适合自己的跑步姿势,导致受伤机率增加,不如选择遵行自然、以自己感到最舒适的方法去跑步,一切效率在你的掌控之内,都是好“势”!

  7、 跑步不需要休息日

  如果你还在以往的错误印象里,认为一天没练实力就会退步,或许以下的数据会让你改观!

  Jeff Gaudette,国外跑步网站Runners Connect编辑,前美国队奥运代表选手,总结一些有氧运动与休息时间相关之数据,如下:

  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有持续4~6个月的训练),基本上休息时间在10天内,并不会有最大摄氧量往下掉的看法。但时间如果长达2周,最大摄氧量可能就会有逐步往下掉的趋势。9周时,大约下降19%;11周後,则可能少掉25%。

  因此,适当地休息并不会带来多严重的影响。有时反而适当减量训练,还能够提升你的运动表现。但如果天天休息日,那可就又另当别论

  8、跑步是年轻人的运动

  跑步永远不嫌晚,无关你是新手、男女还是老少,只要在合理的运动范围内,都可以从走到完成5K、10K甚至是跑完全马

  先从慢跑10秒、快走1~2分钟开始,慢慢地增加跑步的时间。

  而随着快走(休息)的时间减少,许多不喜欢、没接触过长跑的人,竟从零到有,甚至完成一场马拉松,且鲜少有受伤的例子。

  注:快走及慢跑的时间比例因人而异,并非绝对。视个人情况去拟定

  简单来说,我们认为运动这件事没有绝对,只要你是做对的事(拥抱运动人生就是对的事),在不会受伤、安全的前提下,都非常值得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