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已进入冬季,温度逐渐下降,不少居民为提高室内温度,把家里门窗都关得死死的,由此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的季节,取暖时应注意保持通风,增强安全意识,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门窗紧闭、换气减少的环境下,使用煤炉及燃气热水器。这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烟囱阻塞、倒烟以及门窗紧闭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此外,煤气管道泄漏也是常见原因之一。另外,冬季低气压、低风速、湿度大,也是不利于烟道排烟的高危气象要素。其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场所主要包括使用煤炉取暖的居室(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排烟不良的家庭厨房、热水器安置不当的卫生间、密闭的空调汽车内等场所。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的皮肤及口唇会呈樱桃红色,轻者有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眼花、心悸、恶心呕吐,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瞳孔散大、意识模糊、痛觉迟钝、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即造成死亡。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延吉市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在没有集体供暖的农村地区使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室内生火炉、烧炕取暖时,不要把门窗糊得太严严,要注意通风换气,可以在窗户上糊个“风斗”或留个通风孔。并要经常检查煤炉、煤气开关与管道有无漏气,火炕有无裂缝,如有应随时维修,以防中毒;使用煤炉取暖一定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这样就会避免煤气被风吹回室内,同时,还要经常检查烟筒,以防破损、堵塞;生煤火时,最好在屋外点好,等火着旺后再搬到屋里,如果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煤炉搬到屋外,或者将炉火熄灭后方可入睡。有人认为在炉边放盆冷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实际是完全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