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确改革重点、完善工作机制、营造改革氛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延边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各专项下组、各涉改部门合力攻坚,全州改革呈现有序推出,多点发力,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延边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重塑实体经济。切实推进和承接长吉图先导区和东部绿色转型发展战略,作出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推动区域协作发展,设立延龙图文化旅游新区。积极推动珲春市、敦化市和延龙图三市扩权强县改革。在全省率先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给县市。今年上半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1.5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延边州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延边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和法规。全面停止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动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抓住被国家列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机遇,探索建立绿色GDP考评体系和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湿地保护试点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州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延边州贯彻中央“三权分置”总体改革要求,加快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到10977家,土地流转率达到60.2%,高于全国平均数的30%。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全省率先创建新型经营主体专业牧场30家、创建标准化示范牧场98家。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册外地”有偿使用机制。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发展形成规模。
民主法制改革有序推进。延边州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出台《州十五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6个改革文件。依法治州、法制政府建设有效推进。制定和修订民族自治地方法规的相关立法材料。群团改革有序开展,总工会、团州委、妇联及科协改革方案已出台文件。
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文明。延边州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基本完成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启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州公安机关主办侦查员责任制已全部落实。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办结各类业务55万件。
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软实力。延边州围绕“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加强民族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文化管理体制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建设。制定《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26个改革文件。组建“州(县、市)文广新局”,“三局合一”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加强“四个一批”经营管理和专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整文联所属协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完善作协组织机构。
社会体制改革增进人民福祉。延边州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呼声为改革切入点,优先发展民族教育,有效破解朝鲜族学校和生源减少、老师结构不合理、留守儿童较多等突出问题,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文艺院团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覆盖面达100%。探索实施“一张网”兜底扶贫保障机制,为建档立卡适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永久脱贫提供制度保障。延边州还率先在全省完成安全生产网上审批系统。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供坚强保证。延边州坚持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和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以“严”的标准和“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延边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招才引智工程千人计划实施意见》等63个改革文件,同时加大督察工作力度,有力推动各项改革落实到位。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助力正风反腐。延边州制定出台《中共延边州委2017年至2021年巡察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州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21个改革文件。贯彻落实吉林省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制定并实施签字背书、落实主体责任“双报告”等制度。延边州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激发出的活力,保障了正风反腐、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开展。